去年深秋的一個傍晚,司機駕車駛出南京丁墻路明發商業廣場的停車場。
暮色中,前方的車尾燈在潮濕的地面上投下細碎的光斑。
司機跟著前車緩緩移動,在道閘抬起后隨后駛出。后視鏡里,道閘緩緩落下,一切如常。
直到今年再次造訪,我才知道那次"如常"的駛離竟讓車上了停車場的黑名單。
物業辦公室里,工作人員在電腦上調出記錄,語氣篤定:
"您看,系統顯示您去年11月26日未繳費離場。"
望著屏幕上冰冷的記錄,試圖解釋當時可能是跟車太近導致系統未能識別,但對方只是搖頭。
"這種情況我們見得多了,"
蘇經理推了推眼鏡,
"按規定從去年沒交費開始到現在加起來要補繳幾千元。"
我愣住了。幾千元?
就為了一次可能的技術故障?
經過一番討價還價,費用從上千元降到六百,又降到三百。
我問他要收費依據,要求查看當時的監控,卻被告知沒有依據,這就是系統,并且監控已經被覆蓋。
接下來我像皮球一樣被踢來踢去。
物業推給科拓道閘公司,科拓道閘公司推給保安,保安又說要請示領導。
每次溝通都要重復一遍來龍去脈,解釋司機沒有逃費的必要——畢竟停車費都是公司報銷。
直到我撥通了12345市民熱線,事情才出現轉機。
第二天,一個自稱保安的大叔主動聯系我,說只要補繳一天的停車費30元就可以解除黑名單。
問題解決了,但我卻高興不起來。
走出物業辦公室,春日的陽光正好。
停車場里,車輛進進出出,道閘起起落落。
我想起那些被推諉的經過,想起那些冠冕堂皇的說辭,
突然覺得這三十元買的不僅是一個教訓,更是一面鏡子,
照出了某些人唯利是圖的嘴臉。
風吹過,帶來遠處工地施工的轟鳴。
這座城市每天都在變化,但有些東西卻始終沒變。
我抬頭望天,一群鴿子正掠過寫字樓的玻璃幕墻,
它們的影子投在地面上,轉瞬即逝...